線上付款 會員 客服.答客問 與我們合作 換為簡體
紫 微 國 寶 叢 書
 1.謝昕潤白話文解說道德經(電子書)
 2.謝昕潤解說悟真篇(整理中)
 3.謝昕潤解說黃帝陰符經(整理中)
 4.謝昕潤解說周易參同契(整理中)
紫微國寶五術叢書
本區各篇文章著作權為謝昕潤所有


【著作權聲明】
以下文章和圖表著作權在冊,僅供網友在《紫微國寶》網站上進行在線 (online) 閱讀,並且嚴禁以任何方式進行複製、轉存、轉貼、轉寄、轉印、傳播。




第六節 紫微斗數十二主星與五臟六腑的髒象學說
【天府星.脾土/紫微星.胃土】

人體生理活動時所需的精氣大部份自消化水穀飲食後,吸取其精華而來,在人體中負責消化水穀的臟器官爲脾,和脾形成表裏關係的腑器官是胃。中醫學所稱的脾和現代解剖醫學意義上的脾臟有很大的差別,現代醫學的脾是一個造血器官,而中醫學的脾除了具有造血功能外,也是人體所有消化系統的總稱。我們所飲食入腹的水穀除了由胃進行磨碎和腐熟,還需依賴膽汁、胰汁、胃液對食物進行分解,並且送到小腸進行吸收,送到大腸和膀胱等待排泄,因此消化飲食的是一個系統性的功能,必須系統內的組成器官合作無間協同完成,中醫學認爲提供動力並且統籌指揮這個消化系統的角色就是脾。人體攝入的水穀透過脾的作用可以轉化爲兩大類:一類是可以吸收的精華物質,另一類是無用的糟粕物質,前者經由人體吸收利用,後者通過各種途徑排出體外,這些流程是脾將原先儲存的位能「精」通過元陽和元陰的交互作用催化成動能「氣」,再透過「氣」的動態效能運作消化系統,中醫學稱脾的這個運作流程爲「運化」。脾的運化功能如果衰弱,就不能將攝入人體的水穀有效地轉化爲可利用的物質,反而使其停留在人體內形成各種病理産物,導致發生疾病,若是食物內停,就會出現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狀,若是水飲內停,則會導致肢體浮腫等症狀。

脾完成了運化飲食的工作之後,還要將運化所得的精微物質送到肺,透過「肺朝百脈」功能輸布這些精微物質營養全身,中醫學將脾的上輸精微物質作用稱爲「脾主上清」,清是指清氣,也就是精微物質,這個推動精微物質上升的「脾主上清」力量,來自脾將儲存在髒內的精轉換而成的氣(效能),稱爲「脾氣」,也就是說,脾的機能是以「氣」的型態來進行的。

任何氣體都蘊含著能量,所以能彌漫於天地之間,若是將汽車所使用的輪胎灌滿水,無論胎內的水再怎麽飽滿,輪胎都仍是軟的,不過若是改換灌氣,當胎壓大過大氣壓後,輪胎就會變硬,當胎內的氣到達飽滿狀態時,輪胎的硬度就會比灌水的高得多,這是利用氣在封閉空間內可以無所不在以及可以加壓的特性,同樣的,若將人體皮囊之內視爲一封閉空間,在這個空間內能無所不在的物質,就是氣,人體透過氣能彌漫於天地之間以及可以加壓的特性,引導血液的流動,所以中醫學稱「氣爲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了解氣的特性後,就能理解脾爲什麽是用「氣」來輸送精微物質,因爲只有「氣」才能將精微物質彌漫於全身各部位。由於氣具有加壓特性,所以才能充塞於人體內部,並且使人體皮囊飽滿,這種狀態在五術的術語上就做「有氣」,反之即爲「無氣」。也由於飽和之氣能使人體皮囊飽滿,所以具有在第一時間防衛身體不受外界邪氣入侵的保護作用,中醫學稱這種防衛之氣爲「衛氣」,屬於身體免疫系統的一部分,而「氣爲血之帥」、「血爲氣之母」,氣和血是互爲陰陽的系統關係,因此中醫學在「衛氣」之外,還有「營氣」之說,營氣具有陰的特性,在被脾氣上清推送到肺後,經由「肺朝百脈」的作用進入血脈,成爲血液的一部份,所以「營氣」又稱「營血」,營血行於血脈之內,提供營養滋榮全身,而衛氣屬陽,行於血脈之外,負責保衛生理系統以及抵抗外邪入侵。

營氣和衛氣都是脾胃運化水穀後的精微物質所化生,分別擔任營內和衛外的角色,其中的衛氣作用使身體擁有免疫功能,以及維持著健康的發汗和恒溫狀態,現代醫學認爲人體的大部份疾病多與免疫系統失調有關,人體的免疫系統結構繁多而且複雜,其主要的淋巴器官由骨髓、胸腺組成,周圍淋巴器官則包括脾、扁桃體、淋巴結、集合淋巴結和盲腸,這些組織和器官都是用來防堵外邪、包括防堵毒素和微生物入侵的關卡,這些認知與中醫學主張的「衛氣」具有抵抗外邪入侵作用相通。

脾使用「脾氣」來輸送精微物質,脾爲什麽會有氣?氣是物質經溫蒸後的汽化態,因此脾是受到溫蒸作用而使其氣源源不絕維持不墜,這個溫蒸源從哪里來呢?是心之火。中醫學將人體五臟納屬五行,其中的脾屬土,心屬火,火能生土,所以心爲土之母,心火是提供脾化精爲氣的溫蒸源;脾屬土,土爲地,因爲脾蒸化精爲氣,所以能夠「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肺位於人體五臟六腑的最高處,象天,故《內經》有「地氣上升,氣騰於天」之說。

脾有脾氣,氣是物質的汽化態,所以氣中有水汽,因此脾中也有水汽,《內經》稱脾的水汽由「濕」而來:「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爲濕,在地爲土,在體爲肉,在藏爲脾」,濕爲水閉於土中而難以拓散之意,另意通濕;濕字從「」和「」,「」字從「日」和四點「」,故濕爲經日照和地熱蒸騰後之水汽。陽蒸水動以成氤氳者爲濕,所以濕土是指土中物質呈現氣的飽和態,氣態飽和,就會活潑有勁,因此濕土才能長養萬物;而脾是運化消化系統的推手,也是人體接觸外來水穀的第一道把關者,脾氣要能飽和,方能推動胃等消化器官吸收水谷精華營養全身,《內經》:「脾胃者,倉廩之官」,倉廩若足,物質則豐,由此可知脾氣對消化系統的重要性。

在紫微斗數裏,由紫微星群和天府星群所組成的十二主星和人體的五臟六腑是相應的,其中與脾土相應的就是天府星。紫微斗數的創作原理是先以後天八卦納置十天干,再分別布散到十二地支,形成化忌現象,如下之「十天干化忌圖」,圖中位居中宮的洛書數「五」分裂成紫微星(5A)和天府星(5B),紫微星和四個陽卦:坎(洛書數一)、乾(洛書數六)、震(洛書數三)、艮(洛書數八)組合成五→一→六→三→八數列,這個數列就是紫微星群的化身,其中的一爲天機星,故天機星爲坎水,六爲太陽星和武曲星,故太陽星和武曲星爲乾金,三爲天同星,故天同星爲震木,八爲廉貞星,故廉貞星爲艮土,其間的相對位置如下之「紫微星群5→1→6→3→8逆行圖」,而紫微星和四個陽卦同組,故亦爲陽星,是爲半數五之陽,爲陽土,也等同河圖數中的「五」。

「十天干化忌圖」中還有另一數列,是由天府星和四個陰卦:坤(洛書數二)、兌(洛書數七)、巽(洛書數四)、離(洛書數九)組合成五→二→七→四→九數列,這個數列就是天府星群的化身,其中的二爲太陰星和貪狼星,故太陰星和貪狼星爲坤土,七爲巨門星,故巨門星爲兌金,四爲天梁星,故天梁星爲巽木,九爲破軍星,故破軍星爲離火,其間的相對位置如下之「天府星群5→2→7→4→9順行圖」,而天府星和四個陰卦同組,故亦爲陰星,是爲半數五之陰,爲陰土,也等同河圖數中的「十」。

《十天干化忌圖》


《紫微星群5→1→6→3→8逆行圖》


《天府星群5→2→7→4→9順行圖》

天府星爲陰星,在「十天干化忌圖」居中土位置,故爲濕土,又是天府星群六顆主星中的第一顆,這與脾爲濕、爲陰土,又是五臟中接受外來食物的第一個臟器相應,故天府星爲人體中的脾(足太陰.脾經)。而紫微星爲陽土,又是紫微星群六顆主星中的第一顆,這與胃爲六腑中接受外來食物的第一個腑器相應,故紫微星爲人體中的胃(足陽明.胃經)。

綜合前之「十天干化忌圖」和「紫微星群5→1→6→3→8逆行圖」,其中組成紫微星群的五→一→六→三→八數列,在紫微星之後,其餘氣向下連結數一和數六,一和六居河圖之下方,五行屬水,水爲潤下之象,故紫微星之胃氣主通降。所謂通降,有兩層含義,一是通暢,意指胃傳遞腐熟後的水穀到達小腸進行吸收,這個傳遞過程必須通暢無阻,二是下降,意指食物經食道、賁門、幽門、小腸、大腸的下降過程必須正常,所以說,通降是胃生理功能的重要環節,中醫學稱胃「以降爲和」。綜合「十天干化忌圖」和「天府星群5→2→7→4→9順行圖」,其中組成天府星群的五→二→七→四→九數列,在天府星之後,其餘氣向上連結數二和數七,二和七居河圖之上方,五行屬火,火爲炎上之象,故天府星之脾氣主上清。紫微星和天府星,二星分居兩大星群之首,二星之氣,一主降一主升,分別與人體之胃和脾相應,這不是偶然的現象,乃因紫微斗數的創作理論和中醫學的經脈理論都是依據易經八卦之理而設,「聖人設卦觀象」,道出同源,焉有不相應之理?所以千萬不要小看紫微斗數,認爲這只是一門江湖術士用來糊口的小道之術。

脾爲濕土,故內含飽和之水汽,如前之述,脾之水汽是通過溫蒸而來。「天府星群5→2→7→4→9順行圖」中的五→二→七→四→九是爲迴圈數列,故九之後即回到五,九爲離卦,《易.說卦傳》:「離爲火、爲日」,火爲人體五臟中的心,故脾氣的溫蒸源爲心之火,這與地球上之水氣的溫蒸源爲天上的日是相應的,故《內經》:「心生血,血生脾」,心爲脾氣的溫蒸源。九爲後天離卦、爲破軍星,故破軍星爲後天之離火;後天離的先天卦爲乾,乾爲天、爲君,爲陽之至極,在紫微斗數中爲太陽星。《易.說卦傳》:「離爲乾卦」,天不能有二日、民不能有二君,故先天乾之君火虛而不用,以後天離之相火爲用,因此在人體中屬火的「心」以破軍星應之,以象相火;而太陽星爲乾卦,乾爲陽之極,故總督各陽脈,是爲督脈。破軍星.離火在紫微斗數原始基本盤中位居地支子(如上之「天府星群5→2→7→4→9順行圖」所示),子爲水,故破軍星.離火在紫微斗數中的主要任務爲溫蒸子水,使其汽化而充塞於人體內部,是負責提供人體溫度的,隸屬人體「地水火風」四大假合中的「火」。

《內經》說「脾胃者,倉廩之官」,也就是說脾胃這個儲存精氣的糧倉,其最理想狀態是隨時都充裕的。歷史上有一個叫做「天府之國」的地方,那就是四川盆地,這個地方因爲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尤其是在秦朝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後,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更成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土,因而農業和手工業都十分發達,成了歷代中央皇朝的主要糧食供給基地和賦稅的主要來源,故稱「天府」,而紫微斗數中代表脾的主星,正是天府星,可見紫微斗數創作者在命諸星之名時,是下過功夫花過心思的。例如道教中有「北極紫微大帝」,位居天的中央,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天經地緯、統禦宇宙諸星以及四時節氣,而紫微斗數創作者取其意象,將位居洛書中宮的五命名爲「紫微星」,當紫微星動而跨出中宮進入寅宮時,則「帝星動則列宿賓士」,所有緊隨在「紫微星」之後的星都要跟著移動,此乃取「紫微大帝」統禦宇宙諸星之意。而紫微星進入寅宮後,緊隨在後的就是納坎卦的天機星,坎爲北方之象,此乃取「北極紫微大帝」的北極之意。至於「天機星」的機字,說文解字:「機持經者,機持緯者,謂之織具。機之用於發,故凡主發者皆謂之機。」機是主持經緯的織具,天機星緊隨在紫微星之後,象其協助紫微星經天緯地之職;另外,機爲事剛發之兆,所以取用天機星納洛書中的最小數一,也是象其事之初發也。

《內經》還說「脾爲諫議之官」,紫微斗數古傳天府星「化氣爲賢能」,賢能是對輔國大臣之忠誠度和能力的形容詞,忠誠無私之臣常能對君主做出有用的諫議,唐.太宗時期的魏征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諫議之官」。脾爲諫議之官,意思是脾會根據身體所需作出最適切的反應。《內經》說脾「開竅於口」,當脾土缺水時,口會有渴的知覺,而脾對酸甜苦辛鹹等五味的喜好也都能透過口傳達出來,所以人會有想吃點什麽口味的口腹之欲,由此可以衍伸到天府星在紫微斗數命盤上的意義,例如天府星坐命之人,對食物的品味能力大多在一般人之上,而其品嘗和嗜食的欲望也會高於其他主星坐命的人;《內經》又說脾「知病之在肉也」,所以天府星坐命者,若是其星性失衡就會成爲病星,容易出現病態性的暴肥或暴瘦。天府星失衡的情況可分「脾氣」大者和「脾氣」小者,「脾氣」大者,反應在人的性格上,就是易發怒,進而出現暴飲暴食的生理行爲;《內經》說脾「在志爲思」,「脾氣」小者,反應在人的性格上,就是生悶氣,也會使人不思飲食,《內經》:「中央黃色,入通於脾」,不思飲食這一型的「脾氣」會導致面黃肌瘦。在男女之情中,若有一方犯了單相思,而其行運又適逢天府星爲病星者,是人會有相思病。而「心生血,血生脾」,人若亂發脾氣,會使生脾之心的壓力異常,「心主血脈」,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就會增高。

《內經.素問.平人氣象論篇》:「藏真濡於脾」,濡者澤也,天府星脾土的理想狀態是濡而平,如此方能納藏谷之精華;若脾土濕而寒、脾土濕而熱、脾土乾燥,這些狀態下的天府星都是病星。天府星在四化的型態裏,只會和天干庚産生化科之象,庚爲金,屬秋之氣,秋高氣爽,主燥,所以天府星化科,就表示脾失去了應有的濕土而變爲燥土,濕土才能化育萬物,而燥土不能,而且秋爲陽氣收降的季節,庚金使得脾的陽氣下降,就不能上推精華物質到肺,因此天府星化科時,是爲病星。當行運遇天府星化科時,脾應有的濕土會變爲燥土,而燥土不能化生萬物,這時候脾的運化功能會下降,糧倉裏的精氣會漸失,營內衛外皆感吃力,嚴重時會有生命之憂。

紫微星爲人體的胃(足陽明.胃經)。「胃」是由「田」+「月(肉)」的象形字,「月(肉)」表示胃的質地,「田」顯示胃的功能,田能受納穀物並且使其長大成熟,因此胃能受納水谷並且腐熟水穀,同時也是一個空腔器官,古稱其爲「太倉」。人體飲食的水穀經過脾的運化後,分爲可被人體吸收的精微物質,以及被排出體外的糟粕物質。飲食從進入人體到排出體外,總共會經過七道關卡,中醫學稱這七道關卡爲「七沖門」,《難經》:「唇爲飛門,齒爲戶門,會厭爲吸門,胃爲賁門,太倉下口爲幽門,大腸小腸爲闌門,下極爲魄門。」會厭是氣管和食道交彙的地方,飲食在這裏經過會厭的吸納而進入食道,所以會厭對飲食具有引導和吸納作用,故稱吸門。下極是人體消化道的最末端,現代稱爲肛門,是排泄糟粕物質的地方,魄本作粕,故稱魄門。飲食從飛門進入,到糟粕物質由魄門而出,這整個過程都是下降的,如果食物積留不下,胃部就會出現脹感,如果食物反逆,就會出現反胃或嘔吐,因此腸胃系統是「以降爲和」。同理,和胃相應的紫微星,其星氣也是以降爲和,惟居高才能臨下,也才有降的空間和條件,故紫微星的理想位置爲「居高臨下」,論命時,象徵君臨天下的「帝」,古稱其化氣爲「尊」。紫微星爲北斗(北辰),逢斗柄指寅之際,爲一年之始,故紫微星原始宮居寅,初春之月得紫氣東來,萬物生生不息,而紫微星群自寅朝北逆旋,北方是紫微星的正位,北方是水方,故紫微星與壬水化權而尊,是爲「紫極權尊」之象。天府星爲脾經,「脾」是由「月(肉)」+「卑」的形聲字,紫微星爲「尊」,天府星爲「卑」,與易之「天尊地卑」相應。

春夏二季的陽氣蒸蒸日上,陽氣蒸則水汽動而成氤氳態,所以這兩個季節大氣中的濕氣較重,《內經》:「濕生土」,濕土能生萬物,故春夏二季「陽生陰長」。秋冬二季的陽氣收闔日下,陽氣一少,水被蒸動的比例隨之減少,大氣中的濕氣也就跟著降低,所以這兩個季節的天氣現象以「燥」爲主,人的生理與天地相應,故人體在秋冬二季的皮膚較乾燥,有的人甚至會出現乾裂現象,這是因爲人體的生理活動受到天氣之「陽殺陰藏」的影響,人的陽氣從皮表收闔進到內裏以利進行養精蓄銳,爲下一迴圈的生髮活動預做準備。紫微星是胃(胃經),胃經是人體十二經絡中的足陽明,陽明經主燥,大氣中的燥現象是因陽氣收闔而來,故燥的本質爲涼,或曰涼燥,故若陽明經出現燥熱現象,是爲陽明病。中醫學主張陽明胃經以「通降爲和」,紫微星和壬干化權時,壬屬水,其質潤下,主吉。舉一胃之「通降爲和」例,打嗝不止時,可於嘴巴內含一口白砂糖,讓它在口中慢慢融化而自然吞下,打嗝立止;打嗝就是胃氣不和、不降反而上逆動膈的現象,《內經》:「甘入脾」,糖味甜,入於脾胃,白砂糖色白,白爲西方的顔色,五行屬金,金氣主肅降,可以幫助胃部肌肉「通降爲和」,解除打嗝。而壬水配乾卦,象水受乾陽蒸騰而呈熱汽氤氳態,胃之功能在於腐熟食物,水能催物腐,熱汽能催物熟,因此,紫微星陽明胃經得壬干化權時,可行其腐熟食物之用,亦可避免胃寒,是爲吉象。紫微星和乙干化科時,乙屬木,爲春陽之象,天地間之氣濕熱,不利涼燥,於胃主逆上,主凶;《內經.平人氣象論篇》:「平人者,不病也。……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行運若逢紫微星化科而病,當特別謹慎以對。

中醫學治病講求審病機,審病機就是辨病辨證,故若能辨認查對命盤上的病星,將有助於病未發時善加保健防範未然,或於病發之際對證對治。脾和胃互爲表裏,所以紫微星和天府星論人體之病時也互爲表裏,天府星屬脾,若天府星爲命盤上的病星,其症狀也可能以胃痛爲表現,紫微星屬胃,若紫微星爲命盤上的病星,其症狀也可能以脾土濕而寒、或脾土濕而熱爲表現,反應在人體的證與症上,若有某人的胃病是因爲其命盤上的天府星爲病星而來,則其症在胃,其證在天府星之脾,故對證之道在治天府星而非治紫微星。

脾土與濕有關,胃土和燥有關,所以天府星和紫微星的本質就在濕和燥的變化,是水汽升降的體現,至於水汽之升降和多寡變化,說穿了,仍是在「陽氣蒸水」的變化裏。就地球和日的關係來看,地球的陽氣來自地心熱能和日照太陽能,這些陽氣能蒸發地球表面上的水使其成爲氤氳態,氤氳水汽質輕而升,故《內經》:「地氣上爲雲」,就是指地面上的水受蒸成氣而上升於天;水汽上於天後,受到天空高寒的凝結作用而結成水,再下而爲雨,故《內經》:「天氣下爲雨」。在易經六十四卦中,有一「水天需」卦,《易經.象傳》注解需卦:「雲上於天,需」。雲乃「山川氣也」,「雲上於天」,就是以「水在天上」作爲指象的卦,卦名「需」字從雨,是「雨」+「而」的形聲字,其意爲「遇雨不進」,《易經.雜卦傳》也說:「需,不進也」,是指什麽能量遇雨不進呢?就是指水受陽氣蒸發而上的水汽,意指當水汽上升到高空受寒而凝結成水態後,就不再上升了,轉而等待下降的條件成熟,再下而爲雨。這水汽上、雨水下的過程,會連帶使得大氣中不同區域的空氣團形成壓力差,氣壓不同就會造成氣流,謂之風,因此風和水其最原始的力量仍然來自天地二氣的升降變化,雨順則風調,故風水學也是勘天(天氣)輿地(地氣)之學,是一門探討發生在吾人生活環境中的天氣和地氣即時動態變化之道的自然科學。地理書《葬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這裏的「氣」仍與水受陽氣蒸發而上的水汽有關,也與中醫學的五氣藏於五臟之思想有關,風動可以燥濕,濕即水汽,故「氣乘風則散」,水汽上升於天轉成水態後則止,故「界水則止」,能藏風聚氣就如同能將五氣藏於五臟,則「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由此可知,風水學也是一門和紫微斗數命理學以及中醫學同根同源的學問,命理通醫理,也通地理,只要一門深入,就能觸類旁通。例如紫微星納洛書數5,通河圖數5,天府星納河圖數10,二者皆爲中土之星,分別主掌土質之燥與濕,也是以紫微斗數測算地理時觀察龍脈變化的主星。而《內經》也有關於土星的描述:「中央黃色,入通於脾……,上爲鎮星」,鎮星就是太陽系中的土星,其公轉周期約爲二十九年半,約合二十八宿之數,每年約鎮一宿,故有其名;鎮星鎮二十八宿,因時間和空間之參數變化,有鎮得住者、有鎮不住者,後有地理學家參用這層關係,以二十八宿判斷用宅和外局諸砂之旺生泄奴煞等吉凶關係,用宅如同坐陣於中央之鎮星脾胃土,外局諸砂如同環繞之二十八宿,吉砂宜用之,凶砂宜消之、化之,謂之消砂,醫理通地理,醫的道理弄懂了,地理也就跟著通了。又如《易經.雜卦傳》說需卦:「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雜卦傳說需卦所談的就是飲食之事,飲食之事於人體就是脾胃之事,脾胃之事於紫微斗數就是紫微星和天府星之事,就是談燥與濕的變化之道,易經是紫微斗數的母體,紫微斗數的學問全在易經裏,只要把紫微斗數的創作原理弄懂了,此後學易,就等於學紫微斗數,易的功夫打多深,紫微斗數的功力就有多厚。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之服務和產品不保證絕對有效,且成效因人而異。
客服時間:週一~週五/10:00~12:00  地址:407 臺中市西屯區大容東街 66號 4樓 (C室)
客服預約:手機 0935 724 978/市話 04 2326 8278/Line ID:0935724978/E-mail:joyglobal999@gmail.com
本網站之圖文程式為百禾源資訊坊(統一編號:45867457)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翻製